蔬菜不一定水煮 油炒可能更營養

《神經》期刊中一篇研究指出,每天最少吃一份蔬菜的人,比很少吃菜的人,大腦功能年輕11歲,重點是要搭配油脂來吃。

美國拉許大學醫學中心教授莫里斯(Martha Morris)調查960名58-99歲受試者的飲食習慣,和記憶力與心智技能(如專注度、想像力、閱讀能力等)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表現最好的前20%,每天都會吃1杯生菜沙拉或半杯熟菠菜。

許多人以為吃生菜或燙青菜更健康,但莫里斯指出,蔬菜、沙拉和油一起吃能攝取更多營養,如維生素K和葉黃素。炒菜時用適量的油即可,但重點是要用好油,建議平常以橄欖油、苦茶油或酪梨油等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來料理,並偶爾補充魚油或亞麻仁油。

吃太鹹小心傷腦!

鹽不只是引起高血壓的原因,美國最新研究指出,過鹹的飲食還可能傷腦。

刊登於《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的動物研究發現,高鹽飲食恐造成記憶、思考問題。研究人員在大鼠的每日飲食中加入8-16倍的鹽(飲食中含4%及8%鹽),僅僅2-3個月,大鼠就出現記憶與思考障礙。比如難以分辨新舊的物品、通過迷宮也出現困難,甚至無法築巢。

「轉換至人類的日常活動,這就是認知功能損傷、失智症,」研究主持人、紐約威爾康乃爾醫學院的神經學與神經科學教授伊耶戴寇拉(Costantino Iadecola)說。

對人類而言,這些損傷會產生記憶問題、迷失方向、無法穿衣、下廚、付帳等生活自理能力。鹽對腦部的傷害,來自一個間接途徑。伊耶戴寇拉解釋,過量的鹽會刺激小腸產生大量的輔助T細胞,進而增加免疫系統細胞激素IL-17的分泌。當身體處理過量的IL-17時,就無法提供足夠的一氧化氮,導致血管無法放鬆,減少輸送至腦部的血液量。

伊耶戴寇拉表示,研究中使用的鹽量極高,可能是美國民眾典型飲食的5-6倍。但他也提醒,「太多鹽隱藏在加工食品及外食餐飲中,沒人知道國人確切吃掉多少鹽,但我確定那遠遠被低估。」

好消息是,鹽對腦部的傷害是可復原的。當大鼠回復到正常飲食,腦部功能也回到正常,這表示,鹽所造成的腦部損傷能因減鹽而恢復。當然,平時還是應避免高鹽飲食,保護大腦遠離傷害。

父母想子女好 先從夫婦關係開始

研究顯示,孩子的父母彼此相愛,他們將遠更開朗,而且遠更有安全感。他們從父母看到關係的榜樣,還明白人與人應如何相處。

一項專門針對日記的研究顯示,當夫婦處理磨擦不善,往往會同樣影響親子的互動,特別是對於父親。另一些研究也發現,父母時常敵對下,子女較易與人打架,並歸咎於父母問題,在學校的表現也較差。

直升機父母過度專注子女

事實上,2014年一項研究調查40,000個英國家庭,發現母親若與配偶生活美滿,青春期的子女也會較開朗。至於父母離異,子女的人生觀往往較灰暗。因此,父母可為子女做的一件重要事,就是相親相愛。

不過我們雖然知道這點,卻往往很善忘。於2010年Pew Research曾訪問年輕人,到底“子女”或“婚姻美滿”較能令人生愉快,結果回答“子女”的受訪者較1997年同類調查多出3倍。不過將所有快樂建基在子女身上,其實是極度短視的策略。

父母有時將資源過度投放在子女的養育上,特別像今天這個時代充斥著焦慮的直升機父母,以致人們有時忘記了他們是團隊,寧願獨斷獨行。部分治療師表示,這是為什麼50歲以上的離婚率較25年前高一倍,而65歲以上的離婚率更高出兩倍。

忘記對方到老恨晚

康乃爾大學的老年學專家Karl Pillemer於2015年出版的《30 Lessons for Loving》一書中曾訪問700對夫婦,最大的發現是中年人將大部分時間放在子女、活動和工作上,這對人與人的關係是相當危險。他指出:「很奇怪,他們很少能記得與配偶單獨相處的時間,他們已放棄了這樣的時光。他們往往到了50歲到55歲時才開始有這個意識,但到那時兩人的關係已惡劣至再無法一起到餐廳聊天。」

唯一能避免這種悲傷的情況,就是記著子女並非兩個人結婚的原因。夫婦不應過度專注在子女身上,以致忘記了對方。

「穿越事業所」職業體驗

2019年暑假,奧海城為讓一眾家長及小朋友有個難忘的「工作」體驗,將帶大家穿梭時空到古代開辦 「穿越事業所」,讓小朋友換上古裝體驗與別不同的工作滋味,工作包括醫館大夫、客棧店小二、古玩店掌櫃及衙門捕快。

「穿越事業所」不僅是角色扮演拍照打卡的活動,小朋友需按職業的要求完成相應的工作,包括醫館大夫需要替病人把脈及開藥方,客棧店小二需要招呼客人及落單,古玩店掌櫃要處理及售賣不同古玩產品,衙門捕快要協助懸官查案及緝捕犯人,每個工作均有專人指導。小朋友完成工作後,可以獲得銅錢工資,可用來換領不同的禮品,讓小朋友全方位感受古代「打工仔」的體驗,是家長瘋狂拍攝好機會。是次活動由現代穿梭到古代,除了讓小朋友感受有趣好玩的古代工作體驗外,籍此增加他們對中國文化的認知。顧客於2019年7月29日至9月1日以Olympian Kids 或S+ Reward會員積分即可參加工作體驗一次。

病從口入 泄瀉的中醫治療

新春前後,吃壞肚子的病人特別多。第一,春天氣溫逐漸回升,正是細菌滋長的季節。在冬天,溫度低,東西在室溫放久了吃下肚也沒事,到了春天情況就不同了。第二,畢竟新年期間飯局特別多,平時會忌口的人,多少都會吃多一點,結果也就是病從口入了。

不過,總有人會問,同枱吃飯,為何別人沒事,自己卻腹痛拉肚子。這個問題,有些醫生會告訴你,你剛好夾了不乾淨的一塊嘛。其實,可以再留意一下,每一次,一班人一起吃飯,吃了不「乾淨」嘔吐腹痛拉肚子的,通常總會是特定的幾個人。這該不會是因為他們總是倒霉吧。

從中醫的角度看,這就比較簡單了。因為每一個人的禀賦體質不一樣,所以,脾胃的運化功能也不一樣。脾胃功能健康旺盛的人,較少出現吃壞肚子的情況,最多是吃了辛辣炙煿之後便秘。相反,脾胃氣虛、陽虛的人,對於寒涼生冷,或油膩較難消化的東西就會較為敏感。這種情況,也許吃下去的會有一點「不乾淨」,但一定不是引起集體食物中毒的那種「不乾淨」可以相比了。

再有一種情況,人著涼了患感冒以後,就拉肚子的。有些西醫稱它作「腸胃型感冒」,或者為了讓人們容易理解,叫「感冒菌入腸」。但這個稱呼其實不準確,病毒所引致的腸胃炎,例如輪狀病毒、諾沃克病毒等,屬於病毒型腸胃炎,跟感冒不一樣。如果因為著涼了以後拉肚子,卻不一定是因為病毒感染導致的。中醫認為,這是因為外感寒邪,從表入裡,影響脾胃升降功能,造成泄瀉。

以上情況,如果情況不太嚴重,一般西醫處理方法不會替病人止瀉,只會建議適量補充水份和電解質。因為有些理論認為,強行止瀉會讓病毒或者細菌停留在腸道裡面。

在處理方法上,中醫是很不同的。中醫認為急性泄瀉如果不及時處理,容易進一步損傷脾胃功能,可能造成脾胃虛弱,甚至腎腸虛弱,形成慢性泄瀉。故此,中醫在治療這些急性泄瀉的原則,是分辨清楚致病邪氣,或散寒祛濕、或清利濕熱、或消食導滯,治療效果往往立竿見影。

談到慢性泄瀉,現在排毒的「健康」食品大行其道,很多人都會因為吃了某些「健康」食品,而有一天二三次以上的拉稀便。其實,在中醫的角度看,這樣並不健康。一天多次拉稀,容易損傷人的中氣,造成脾胃虛弱。脾胃是人體的「後天之本」,負責消化食物供給養分,又兼負身體水液代謝的責任。如果脾胃虛弱,人會容易感到疲累,抗病能力下降,又由於水液代謝功能減弱,容易造成水腫和肥胖。久而久之,脾胃虛弱波及腎陽,就會造成身體整體功能的下降。另外,腎陽虛引起的慢性泄瀉,以晨起便急泄瀉和大便帶有食物殘渣為主要症狀,如果經已出現這種情況,就要早點找個中醫看看了。

最後,還有一種人,情緒緊張就會腹痛拉肚子的。最常見就是那些去考試、去見工的年青人,總是一天要去多次洗手間的。這種,中醫叫「肝氣乘脾」引起的慢性泄瀉。治療方面很容易,只要針對肝氣鬱滯的特點,疏肝健脾,情況很快就會得到控制。這個情況,相當於西醫所說的「腸易激綜合症」。

泄瀉注意事項:
1.      減少油膩性食物,進食流質食物及避免過量飲食
2.      適量補充水份及電解質,米粥兼具補充水份、止瀉、保養胃氣的功能,是泄瀉期間首選調養食物
3.      暫停乳製品的進食
4.      多休息
5.      避風寒,注意腹部保暖
6.      注意放鬆情緒,避免過份工作壓力

食療
烏梅山楂飲
適合食滯所致的泄瀉、腹痛、胃脹等情況
烏梅三錢、山楂八錢、炒穀芽一兩、生甘草三錢、陳皮二錢
以上藥材加水四至五碗,煎至二至三碗入瓶代茶

健脾止瀉湯
適合脾胃虛弱甚或腎陽虛弱泄瀉情況
淮山一兩、白朮八錢、黨參一兩、茯苓五錢、丁香二錢、生薑三大片、陳皮二錢、白扁豆八錢
上藥為二至四人份量湯水,可加瘦肉或雞去皮

急性泄瀉寒濕瀉泄瀉清稀水樣,惡寒發熱散寒化濕
濕熱瀉腹痛,大便色黃褐,肛門灼熱清利濕熱
傷食瀉大便臭穢如臭蛋味,飲食不思消食導滯
慢性泄瀉脾胃虛弱泄瀉反覆,腹脹,不耐油膩,神疲乏力健脾益氣
腎陽虛晨起腹痛泄瀉,大便夾有食物殘渣,畏寒溫腎健脾
肝氣乘脾情緒緊張則作,瀉後腹痛減輕疏肝健脾
呂兆陞中醫師

註冊中醫師,香港大學中醫學學士,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理學碩士。曾受邀到各大媒體講解中醫知識,Star Internet Radio網上電台主持,對疾病發展史素有研究。

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用戶可用Apps 下載 《Mag Digest 名刊匯》瀏覽全本內容
或登入www.magazines88.com 瀏覽更多國際雜誌資訊。

跟著爸媽去遠足

假日想遊山玩水,去到大自然的寶庫,觀察小橋流水、山石業林、螞蟻兵團……大埔滘自然護理區是不錯的選擇﹗

大埔滘自然教育徑是香港最早的自然保護區之一,走上蜿蜒的山坡,便能看到一片綠樹成蔭的林地生態。沿著教育徑而上,樹木參天,可一邊享受清風送爽的陽光浴,一邊傾聽不同鳥種的鳴叫,好好感受一下大自然的呼喚﹗

在起步點不遠處,便會聽到溪水淙淙的流水聲,最適合一家大細玩玩水、拋拋石。在淺水處,小朋友更可脫掉鞋子感受溪水緩緩流過的涼快。秋天雨水較少,相對安全。

離開溪澗再上路,沿小石級而上,小朋友繼續有新發現。「嘩!蚯蚓鑽上地面呀﹗」、「這裡有瀑布呀」﹗」、「你睇!有熊貓鐘意食的竹樹葉呀!」不久便走到一個平地小公園,內有小涼亭、木製小馬和滑梯。對於背著嬰孩或剛學步小孩的父母來說,在這裡停下來待半天也夠寫意了﹗

感冒、流感時 這5種香草最有助免疫力

根據統計,成年人一年約感冒二至四次,如果每年感冒次數超過二至四次,每次流感來襲就染病,且易有併發症像肺炎、支氣管炎、敗血症,表示免疫力真的比一般人不堪一擊。

兒科醫學會建議小孩最好38.5度才使用退燒藥,因為適度的發燒有助免疫力的建全。所以在歐美很多家庭會準備一些花草製品,因應孩子突然的生理不適,不會輕易使用退燒藥及抗生素,同時已有很多期刊及國外醫學機構在醫院同步使用香草藥於病人身上,稱為「整合療法」。

在藥草學上,以下這五種食材或藥草最有助免疫力。

一、大蒜:

大蒜能夠強化免疫力,對抗病毒及細菌感染,不過光服用大蒜要達到這個效果,一次至少要使用一大球大蒜,壓碎並混合一小匙蜂蜜吞服,一天使用一至二次。素食者不吃大蒜,可以用下列其他方式。

二、紫錐花:

許多研究發現在感冒初期,如喉嚨開始癢、輕微鼻塞時就開始使用紫錐花效果最好,如果已經發燒多日才使用,單用紫錐花效果有限,還需配合其他香草;紫錐花有助預防感冒及流感,過往少數研究認為免疫疾病或愛滋病不能使用紫錐花,但近來有研究打破這個理論,只要使用十天,配合四天休息就能發揮效用,或者使用二週,配合一週休息。此外,研究同時顯示紫錐花有助減少敗血症的發生及死亡率。

三、接骨木花:

接骨木花純露外用時能夠減少細紋及毛孔,最好在感冒症狀剛發生前兩天使用,它會在呼吸道黏膜形成一層保護,阻擋細菌、病毒繼續入侵身體。我們可以將接骨木花及果實製成糖漿,因為味甜,孩子都很喜歡,如果發燒時,接骨木花可與歐蓍草、香蜂草以比例2:2:1混合,取七至十公克製成一杯250ml香草茶,有助退燒及增強免疫力,一天三至四杯,每一小時半杯。

四、薑:

有助感冒發燒時的酸痛,幫助疏通身體的阻塞感,咳嗽時可以用一大匙的薑與一杯水煮十分鐘,再加入檸檬汁及蜂蜜,熱熱喝,一天喝四杯,一歲以下的嬰兒不能用蜂蜜,可以用接骨木花糖漿。

五、鼠尾草:

鼠尾草功能很多,例如有助記憶力及認知力,同時它能夠抗菌及有助排痰,特別是用於鼻水不斷及呼吸道不順,像鼻塞時,一次使用五至七公克泡成一杯開水,一天飲用三至四杯,或者使用5-10ml純露加入一杯開水中飲用,一天最多30ml純露用量。

私密保健9大好食物

連續幾天高溫,除了全身黏膩的汗水,私密處也悶得好不舒服。提到對私密處好的食物,除了大家熟知的蔓越莓汁外,你也可試試這9種食物:

番薯
番薯因為纖維量高,是很好的澱粉來源,也因為番薯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可強健子宮壁,刺激荷爾蒙分泌,對私密處有益,維生素A也是維持精力的重要來源。

小白菜
如果私密處較為乾癢、甚至有灼熱感,可以多吃些低草酸鹽的深綠色蔬菜,如羽衣甘藍、小白菜、小油菜等甘藍類蔬菜。而且甘藍類蔬菜的維生素A與C含量豐富,可促進血液循環,並增強免疫力以避免感染。除了甘藍類蔬菜外,椰菜、芹菜也是不錯的選擇。

大蒜
大蒜或許吃起來嘴臭,但它的抗菌、抗真菌成分能有效對抗陰道搔癢、灼熱、異味、白帶等問題。蒜頭也有助提升免疫力以預防感染。

毛豆
毛豆中的植物性雌激素可幫助陰道潤滑,有效預防陰道乾癢。另外,毛豆裡也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對緩解更年期症狀有益。

乳酪
2014年發表在《婦產科醫學期刊(the Archives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journal)》的研究顯示,乳酸桿菌可幫助維持泌尿生殖系統的健康,更是預防細菌性陰道炎、酵母陰道炎、泌尿道感染,或因性行為傳染的疾病的關鍵角色。多吃無糖乳酪就可補充這類益生菌,其他像是味噌、韓國泡菜、德國酸菜(sauerkraut)及酸奶(kefir)也都是益生菌的豐富來源。

南瓜子
跟毛豆一樣,南瓜子豐富的omega-3脂肪酸及植物性雌激素對保護私密處健康很有幫助。此外,南瓜子裡的鋅可幫助緩解乾癢、灼熱等惱人的小毛病;其他堅果類如杏仁、亞麻籽也富含鋅,也有同樣功效。

檸檬
檸檬的酸性有助維持陰道健康的弱酸性環境,它的抗氧化物也能增強免疫力,減少發炎或自由基對細胞的破壞。除了可以多喝檸檬水,中醫師也建議,不妨用天然檸檬水坐浴,以1:10的比例,用溫水稀釋天然檸檬汁,可輔助改變陰道環境、調整酸鹼值,紓緩異味、搔癢等不適反應。

牛油果
想不到吧!牛油果竟也名列其中。牛油果是優質的油脂來源,能維持陰道壁彈性、潤滑,預防陰道乾癢、灼熱。而且,牛油果中的維生素B6及鉀則能提供天然的潤滑劑,防止私密處過於乾燥。


想避免感染,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喝水。陰道跟口腔一樣,都屬黏膜組織,而黏膜組織最需要水的滋養;有充足的水分,有利滑潤陰道,減少不必要的異味。

科學飲食養生法則

科學家經過多項研究,得出更清晰的指引,讓我們知道每天應該吸取什麼營養。以下是其中六條法則:

別為蛋白質抓狂

美國人的飲食很注重蛋白質的吸收,現在各種食物由能量飲料到早餐即食穀物或乾麵條等,都會加入蛋白質。無庸置疑,人體需要蛋白質提供的氨基酸修復壞損細胞,促進健康成長和發展。然而一項研究顯示,高蛋白質而低卡路里的飲食會帶來問題,當身體沒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便會燃燒蛋白質來提供能量,身體燃燒蛋白質多20%,比減少吸取蛋白質10%,患癌風險大增400%。此外,其他研究亦顯示吸取過多蛋白質會增加死亡和疾病風險。

與別不同的餐單

耶魯大學疾病預防研究中心發現最好的飲食是低脂肪的地中海天然素食,該中心創辦人Katz博士說:「良好的飲食都是進食盡量少加工食物,強調蔬菜、水果、穀物、豆類、堅果和種子。這些是最重要的。」

食物勝於營養

美國人重視食物裡的營養,多於食物本身。康乃爾大學的Jonathon P. Schuldt教授近來發現,人們以為食omega-3脂肪酸營養片,勝於進食魚類。這種想法是本末倒置。他認為最健康的食物也是最原始的,例如藍莓,必定比它的營養提取物更能令人健康。

纖維無限好

毫無疑問,沒有營養好得過纖維。有充分證據顯示腸道細菌很可能可減少許多健康問題,例如過胖、糖尿病二型,以及若干免疫系統疾病。纖維是腸道細菌的食物,它們進食時會釋出脂肪酸被人體吸收。這些脂肪酸有助調節免疫系統和含有消炎作用。對於吸收纖維,紐約大學醫學院教授Martin Blaser醫生給了他的秘方,他四十多年來早餐都是一杯乳酪,加一些含豐富纖維的麥芽。

謝絕零卡路里

謝絕含人造甜味劑或零卡路里代糖的汽水,以及低脂、低卡路里的小食,它們會帶來健康問題。它們能刺激大腦,令甜味更吸引,使人在飲食上難以控制胃口。2014年一項研究顯示,痴肥的人飲用減肥汽水,結果他們在其他方面吸取更多卡路里。近期一項以動物為對象的研究更顯示,零卡路里人造甜味劑會改變腸道細菌的含量,可能引發糖尿病。

減肥貴精不貴少

科學家發現減肥的關鍵不在於卡路里的多少,而在於其在人體內的分配。正確的食物,例如橄欖或堅果油、全脂奶部分飽和脂肪和黑朱古力,可減少卡路里流向脂肪細胞,而且能幫助身體燃燒卡路里。

苗條的人都吃什麼?

燕麥 早上吃高纖維質的燕麥,有助啟動新陳代謝,而且飽足感可持續到中午。研究發現,每日攝取膳食纖維不足6公克的人,10年下來,比至少攝取11公克的人重了3.5公斤以上。(一碗燕麥加上一小根香蕉和一條杏仁棒,便可提供約11公克的膳食纖維。)

辣椒: 美國普度大學的科學家發現,在正餐中添加紅辣椒的人,對於油膩、重鹹和甜食的渴望較低。

牛油果

別以為牛油果脂肪含量高,就非瘦身食品。在《營養學期刊》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午餐吃半顆牛油果的人,維持飽足感的時間比不吃的人來得長,而且飯後幾乎不會想再吃東西。牛油果有健康的單元不飽和脂肪,有助保持血糖穩定,這是對抗飢餓感的關鍵。

堅果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刊登的一篇研究發現,經常吃堅果的人,比不吃的人苗條。堅果富含蛋白質和纖維質,可滿足口慾並防止飢餓。杏仁和開心果是熱量與脂肪含量最低的堅果。

綠茶 日本一項研究發現,一天喝下5杯綠茶的人,比一天只喝一杯的減輕體重更為顯著,尤其是腹部脂肪,原因在於綠茶的兒茶素含量高。一般認為兒茶素可增加身體消耗的熱量,有助擺脫過多的身體脂肪。

摘自:《讀者文摘》中文版12月號 (P.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