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熱潮席捲全球 風光背後存隱憂

TikTok海外大受歡迎 下載次數居高不下
 
TikTok(抖音海外版)在美國大受歡迎,推出2年應用程式下載次數高達9.50億次,用戶主要是想觀賞短片或想分享個人說唱、跳舞或魔術表演的年輕人。
 
TikTok受歡迎程度使它已成為最重要的軟件之一。據應用程式分析公司Sensor Tower數據,今年首三個月, TikTok下載次數已排全球排第三位,超越了Facebook和Instagram,僅低於WhatsApp和Facebook Messenger。
 
Sensor Tower潮流觸覺部總監Randy Nelson表示:「TikTok的賣點全是自家製的短片,內容繁多而無須製作費。Instagram或YouTube的影片遠遠較為成熟,而TikTok屬於狂野派。」
 
不過影視應用程式是很受潮流影響的業務,因為用戶隨時可以蜂擁至另一個熱潮。此外,要從用戶身上變現相當困難,即使能夠也不會豐厚。
 
例如Twitter便吸收了教訓。這家企業於2012年進軍短片市場,斥資3千萬美元收購當時流行的Vine。Vine一段短時間內曾掀起熱潮,不過這股熱潮很快便過去,Twitter最終亦被迫於2016年結束這門業務。
 
Facebook感到威脅 種種抗衡均無功而回
 
TikTok是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旗下公司,該公司由Microsoft前軟件工程師張一鳴於2012年創辦,自2016年推出抖音後,這家公司的業務便急速增長,其後一年更推出TikTok進軍全球市場。
 
Facebook顯然已感受到威脅,去年便推出短片分享程式Lasso與之對抗,不過據Sensor Tower資料,截至6月該軟件下載次數只有187,000。同時,Facebook旗下的Instagram亦加入類似於TikTok的功能。
 
不過Facebook的努力未能阻止TikTok的快速崛起。據分析公司App Annie數據,今年首季單計Android手機,美國用戶便共用了8,500萬小時玩TikTok,較去年同期多近5倍。
 
投資公司GGV Capital的執行夥伙Hans Tung指出:「字節跳動科技擁有數百名人工智能工程師,最出名是其混算程式,能夠知道你最喜歡什麼,又讓你知道別人對你有何看法。」
 
TikTok業務面對挑戰 仍然未能真正變現
 
不過TikTok的崛起亦充滿爭議性。今年便先後兩次觸犯法例,2月便向美國監管當局支付5.7百萬美元罰款。其後到4月,印度高等法庭更向TikTok頒佈禁制令,指其散佈色情文化,又令弱勢社群承受風險。該禁令在TikTok承諾解決問題後獲得解除。
 
TikTok不像Facebook,無法向特定用戶送出廣告。TikTok目前在中國以外地區僅擁有1.5億月活躍用戶,這顯示許多下載TikTok的人其實並沒有真正使用該程式,相反Facebook及旗下軟件WhatsApp和Instagram卻擁有24億月活躍用戶,因此數碼營銷公司Ignite Visibility行政總裁John Lincoln表示,TikTok目前的廣告能力仍然很有限。

喝酒會臉紅不是代謝好

患有酒精不耐症 罹癌風險大增
 
「喝酒臉紅不是代謝好,是有基因缺陷,不能喝啊!」飯桌上,越來越常聽到喝酒非好事的觀念。這種觀念背後的推動者,是美國史丹佛大學亞洲人健康研究及教育中心東亞地區主任陳哲宏。
 
由陳哲宏與學生命名的「酒精不耐症」是什麼?這是一種先天的基因缺陷,導致人體內缺乏乙醛去氫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2),無法正常代謝酒精轉化成的乙醛。
 
乙醛是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的一級致癌物,若累積體內將大幅提高罹癌風險,特別是口腔癌、食道癌、乳癌、胃癌等。
 
亞洲酒精不耐症全球之冠
 
根據最新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全球酒精和健康年報》,全球每年超過300萬人因喝酒而死亡,平均每6分鐘就有1人因酒精而死亡。其中,酒精產生的乙醛是導致口腔癌、食道癌的重要原因。
 
根據估計,全球共有5億6千萬亞洲人帶有酒精不耐症,比率為全球之冠,而台灣壯年男性口腔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均是世界第一,每年3,000人死於此病。
 
據1995年一項研究顯示,喝酒罹患口腔癌的風險機率增加10倍、吸煙18倍、嚼檳榔28倍,若3個習慣都有更會增加123倍。
 
不只口腔癌,早於1990年代的日本,醫生就觀察到很多食道癌病人都有喝酒習慣,且喝酒會臉紅。
 
紅酒有益的觀念應改變
 
許多文化及工作需要喝酒應酬。職場上司、同儕等逢年過節聚會多會喝酒,即使喝酒嘔吐,還會說多訓練就好。
 
可是不舒服的反應,代表身體告訴你不能再喝,若是勉強飲酒,反而更傷身。這種文化應該改變,不喝酒不應該代表生意做不了。
 
若患有酒精不耐症,同時又習慣喝酒和吸煙,就要特別追蹤口腔狀況,不要等到罹癌時才治療。
 
此外,許多人認為每天來杯紅酒,有助保護心血管。然而馬偕紀念醫院心血管中心超音波兼遠距醫療主任洪崇烈表示:「這是因為葡萄的好處,有點像喝葡萄汁,並不是酒精有幫助。」據該院發現,酒精反而會對心血管造成負面影響,尤其是患有酒精不耐症的人。

大數據助垃圾處理 未來環保靠科技

垃圾處理變生意 只靠軟件運籌帷幄
 
Recycle Track Systems是一家軟件生產商,採用數據分析,協助企業客戶削減成本,又可幫助他們更加環保。行政總裁Greg Lettieri表示:「科技能幫助循環再用及減少廚餘。」
 
然而,RTS並不像其他處理廢物公司,因為這家企業並沒有擁有自己的貨車和循環設施,而是致力提升軟件,並供其貨車運輸夥伴公司免費使用,使廢物處理達到最有效率。
 
採用未來先進技術 數據分析提升效率
 
RTS的軟件讓客戶可選取想要處理的廢物數量及類型。當垃圾車來到附近,將他們的廢物取走時,便會發出通知。該軟件亦會透過電郵或短訊通知客戶垃圾車的位置,有助減少等候時間。
 
Filco Carting的聯合擁有人Domenic Monopoli表示:「這是未來一部分。我起初很懷疑,但當看過了整個系統的運作,就知道將會成功。」
 
Lettieri最初在Bank of America的網絡安全部門工作,而另一聯合創辦人Adam Pasquale則繼承廢物管理家族生意。後者的經驗協助他們發展該業務,例如幫助Google將大量廚餘運往農場,作為豬隻飼料;又幫助Whole Foods重組廚房垃圾桶及重新培訓員工,有效管理有限的儲存空間。此外,RTS又幫助WeWork將舊椅舊枱捐給公眾或虧損企業。
 
RTS又協助SoulCycle處理了5,000輛舊單車。SoulCycle總監Nik Karbelnikoff表示:「我們要他們報告這些廢物都以負責任的方式進行處理,而且符合可持續發展,透明度非常重要。」
 
短短四年急速發展 系統優勝難取代
 
RTS現時只成立4年,擁有40名員工,但近來從風險基金獲得2.5千萬美元的融資。RTS更表示,預計明年收入將達2.5千萬美元。聯合創辦人均表示公司明年將實現盈利。
 
不過理論上,運輸公司大可自行更新系統,將RTS排除出去,然後親自與客戶接洽。然而,Barclays Center的營運總監Rohan Bhasin表示,RTS勝在向我們提供圖表等資料。「我們因此知道有多少垃圾要處理,這方面的資料很有用,讓垃圾處理很方便。」

科技巨企千金一擲 看誰燒錢最驚人

科企巨擘燒錢成常態 未來賺錢的必經階段
 
「若要賺錢,便須先花錢。」這是最為企業受落的營商理念,特別是矽谷這個地方,諸如Tesla、Uber、Lyft、Snap等都是不停燒錢的企業,坐擁的高昂估值就是市場相信有天將會扭虧為盈。不過正如Amazon、Apple、Facebook、Google等企業在取得盈利前,不都是燒了無數錢麼?
 
事實上,成功科技企業在賺錢前必先燒很多錢,這種假設並非有錯。對於四大科企技業Amazon、Apple、Facebook、Google的初期,就會發現所走過的路與新一批科技企業相似(Tesla、Uber、Lyft、Snap)。
 
過去成功企業燒錢不嚴重 合共只是10億美元
 
雖然過去部分燒錢企業成功跑出,卻有部分最終失敗,例如Webvan及eToy.com。據會計師Jack Ciesielski表示:「現時燒錢的企業,投資者不僅參考過去失敗的例子,也會比較成功的個案。」
 
對於這方面的分析,關鍵的量度指標並非盈利,而是「自由現金流」,當自由現金流出現負數,這部分就是燒錢數目。
 
以Google為例,公司雖然曾經嚴重虧損,但自由現金流卻從未出現嚴重負數,而Apple的自由現金流更是從未出現過負數。至於Facebook亦只有在2007年及2008年兩年間出現負數的自由現金流,當時公司嚴重燒錢達1.43億美元。Amazon雖由1999年到2001年出現較嚴重的負現金流,但到2002年開始便已經是正現金流。四大科技巨頭這些年來合共燒的錢亦只不過是10億美元。
 
新科企巨頭燒錢驚人 未看到盈利之路
 
相反,以Tesla為例,燒了12年錢後,共燒了109億美元。到今年首季,銷售更出現疲弱,迫使Tesla須要再籌24億美元。Morgan Stanley的Adam Jonas更對其股價預測從97美元大幅降至10美元,表示目前中國的市場亦出現放緩。
 
再看Uber至今3年總共燒了89億美元。2016年,Uber的負現金流錄得4.5億美元,之後不斷收窄,儘管仍然嚴重。
 
Lyft在三年內共燒了13.6億美元。2016年,Lyft燒了4.96億美元,其後輕微改善。
 
Snap在四年間共燒了27.2億美元,不過Snap的研發費依然很高,佔總成本三分之一。Wedbush的Michael Pachter表示,Snap的收入及增長都很令人滿意,但「踏上盈利之路仍很漫長」。
 
新一批燒錢巨企至今已淨燒了239億美元。這樣的話,到底投資者會否從新一批科技企業獲得回報呢?

蔬菜不一定水煮 油炒可能更營養

《神經》期刊中一篇研究指出,每天最少吃一份蔬菜的人,比很少吃菜的人,大腦功能年輕11歲,重點是要搭配油脂來吃。

美國拉許大學醫學中心教授莫里斯(Martha Morris)調查960名58-99歲受試者的飲食習慣,和記憶力與心智技能(如專注度、想像力、閱讀能力等)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表現最好的前20%,每天都會吃1杯生菜沙拉或半杯熟菠菜。

許多人以為吃生菜或燙青菜更健康,但莫里斯指出,蔬菜、沙拉和油一起吃能攝取更多營養,如維生素K和葉黃素。炒菜時用適量的油即可,但重點是要用好油,建議平常以橄欖油、苦茶油或酪梨油等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來料理,並偶爾補充魚油或亞麻仁油。

吃太鹹小心傷腦!

鹽不只是引起高血壓的原因,美國最新研究指出,過鹹的飲食還可能傷腦。

刊登於《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的動物研究發現,高鹽飲食恐造成記憶、思考問題。研究人員在大鼠的每日飲食中加入8-16倍的鹽(飲食中含4%及8%鹽),僅僅2-3個月,大鼠就出現記憶與思考障礙。比如難以分辨新舊的物品、通過迷宮也出現困難,甚至無法築巢。

「轉換至人類的日常活動,這就是認知功能損傷、失智症,」研究主持人、紐約威爾康乃爾醫學院的神經學與神經科學教授伊耶戴寇拉(Costantino Iadecola)說。

對人類而言,這些損傷會產生記憶問題、迷失方向、無法穿衣、下廚、付帳等生活自理能力。鹽對腦部的傷害,來自一個間接途徑。伊耶戴寇拉解釋,過量的鹽會刺激小腸產生大量的輔助T細胞,進而增加免疫系統細胞激素IL-17的分泌。當身體處理過量的IL-17時,就無法提供足夠的一氧化氮,導致血管無法放鬆,減少輸送至腦部的血液量。

伊耶戴寇拉表示,研究中使用的鹽量極高,可能是美國民眾典型飲食的5-6倍。但他也提醒,「太多鹽隱藏在加工食品及外食餐飲中,沒人知道國人確切吃掉多少鹽,但我確定那遠遠被低估。」

好消息是,鹽對腦部的傷害是可復原的。當大鼠回復到正常飲食,腦部功能也回到正常,這表示,鹽所造成的腦部損傷能因減鹽而恢復。當然,平時還是應避免高鹽飲食,保護大腦遠離傷害。

您有陪伴孩子嗎? 原來我一直都沒有﹗

說起來還真的羞愧。想必現在身兼數職的父母實在多不勝數:回到公司便是經理,回到家就是爸爸,回到婆婆家又是別人的兒子。

由於工作實在太忙,每晚我和丈夫也是超過八時才回家,很多時更是夜深才可回到家。每次回到家也是看見孩子已經睡了,看見她們熟睡的樣子,實是羞愧,因為覺得她們又有一天沒有媽媽了﹗這些都是一些無可奈何的事。

但原來很多時候,我在街上看到很多父母雖然身在孩子旁,但眼、手及心思卻從沒離開手上那電話或IPAD,看見真的很心痛。

昨天新的工人姐姐第一天來到,我的大女兒及二女兒都很雀躍。我頓時覺得很心痛,明白到她為何這麼開心:平時沒有人“真正”陪伴她們﹗在她們眼中,平時爸爸媽媽由早到晚工作,連見面的時間也沒有。而公公婆婆每天也忙著家務及照顧最年幼的8個月妹妹,每天只有她們兩個相依為命在玩玩具及看書。昨天她們的雀躍令我反省了很久,究竟我是否好像那些“心不在焉”的父母? 

什麼是“心不在焉”

如果您在孩子身邊,但心卻想著公司的事情。

如果您的孩子在跟您說話,您卻很想他快些說畢,以致您可以做下一項事情。

如果您在讀故事書給孩子聽,但卻在打哈欠,很想快些讀完,因為您很睏。

如果您在推孩子玩鞦韆,心卻在嚮往與朋友的聚會。

如果您在抱著孩子,但沒有看過他一眼。

以上,我全部都試過。就讓我們從今天開始,重新陪伴我們的孩子,讓他們擁有爸爸媽媽的童年。

您的孩子需要怎樣的愛?

最近閱讀了一本好書 ──《愛的語言》。這本書給我帶來很多啟發。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需要,就説我三個女兒,各有不同性格,不同需要。大女很想我陪伴,二女很需要人抱著,三女也很喜歡我抱著哄她,但由於三女只有九個月大,我還未完全看清楚她最需要什麼。

究竟有哪些愛的言語?您們每天有做嗎?還是每天只是要求孩子的表現符合我們的要求?我們這麼愛孩子,可以如何表達?

(1)身體的接觸(Physical Touch):多親吻、多擁抱你的孩子

我每天都會忍不住親吻孩子超過50次(當然如果我生病了,就不會這樣做)。一位舊同事問我﹕「為什麼您不斷親吻孩子?」

親吻和擁抱可以給予孩子安全感和滿足,就算是不說話,孩子也能從中接收到愛的訊息。請每當看到孩子時,給他一個親吻及擁抱、擁著他說故事、給他一個鼓勵的“high five”!

(2)肯定的言詞(Words of Affirmation):多説岀讚賞的說語

爸爸媽媽的說話,對孩子最有影響力﹗可為他們帶來極大的鼓勵或滿足感,也可以是很大的傷害,因此,我們千萬不要胡亂說話﹗

很多時會聽到有些父母說﹕「生叉燒好過生您﹗」其實這句說話有很大的傷害力,會令到孩子失去自信心及對父母的信任﹗爸爸媽媽,請務必慎言﹗

(3)精心的時刻(Quality Time):要專心和孩子一起

我發現自己原來答應女兒陪她學小提琴,但一邊郤在回覆電郵﹗

這應該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畫面 ── 一個讓孩子感到失落及令他們以為自己不重要的畫面。 我們要時常提醒自己,什麼是「陪」?是真的在「陪」嗎?千萬不要只是在一旁觀看或是做自己的事,心裡面全是自己的事,而不是孩子的事,那麼,要讓孩子感受到愛真的很難。

(4)接受禮物(Gifts):自己做的禮物

爸爸媽媽很多時因為沒有時間陪孩子,誤以為花大錢買禮物就可以滿足他們,其實這樣的做法只會給孩子錯誤的價值觀。其實送「禮物」給孩子,可以是自己花心思做的小東西,如在他的筆盒裡放入他特別喜歡的心意卡。送禮物的前題關鍵,是孩子必須平常就能體會到父母是真正的關心和在意他,您送的禮物才會帶來愛的感覺。

(5)服務的行動 (Acts of Service):為孩子做一些令他開心、喜樂的事情

有一位孩子,他本來已學會自己吃飯,但有時卻會要求媽媽餵他,媽媽為了要訓練孩子獨立,每次都會拒絕孩子,堅持孩子只要是有能力做的就一定要自己完成,每次有這樣的狀況發生,孩子就會以哭鬧收場,造成媽媽對自己的教養方式開始產生掙扎。原來有時孩子要求媽媽為他做一些事情只是在撒嬌,餵他一口兩口飯,對孩子而言,其實就是在對孩子說:「我愛你!」

你孩子的愛之語是什麼?觀察孩子對每種愛之語的反應,用對了,他才能真正感受到你的愛。

小一面試辛苦爸媽

現今的父母真的承受很大壓力﹗孩子長大了,以為可以輕鬆點,但原來作為香港的父母真的不容易﹗由出生擔心到結婚生孩子,現在父母真的不易做﹗

現今的父母真的承受很大壓力﹗
孩子長大了,以為可以輕鬆點,但原來作為香港的父母真的不容易﹗由出生擔心到結婚生孩子,現在父母真的不易做﹗

由孩子K2開始,家長每逢星期六就是跑去各小學的簡介會,平日就是在找升小資料,留意心儀學校簡介會的舉辦日期 。更甚是,還要跟別人"搶"簡介會名額,真是膽顫心驚﹗前兩天英華簡介會於網上開放預約,4800個名額竟在17分鐘內被搶光,可謂是"爭崩頭"﹗很多"搶不到"的家長心感愁煩 ﹗其中一位便是我的好朋友。

報了升小一的家長壓力開始來了,要替子女安排一系列的面試準備,上至特訓班,下至穿什麼衣服都要苦惱很久。個人認為面試班只能作提醍之用,真正有幫助的不是靠那短短幾堂的面試班,而是家長平日的教導,和孩子平日的學習。

小學老師面試很多由大門口已經在觀察孩子了,除非孩子特別"百厭",否則門口老師一般不會特別寫什麼。之後便是登記時及於等候室的表現了。這些細節雖然不是得分重點,但卻是最容易失分的地方﹗而且一失足成千古恨"﹗

老師所有的環節及問題其實都是想看孩子長期學習的成果,而不是短期學習成果,如背誦什麼詩句,其實老師一看孩子的眼神及動作,就知道究竟是長期還是短期了﹗長期的學習包括品德及學業上,一些習慣如閱讀習慣、願不願意幫助別人、會否 "爭玩具"……這些都不是幾堂的面試班可以教授或培養得到的。有禮貌的孩子老師特別喜歡,媽媽爸爸與孩子的溝通方式老師也十分注重。

所以如果爸爸媽媽真的想面試成功的話,應從出生便開始做好預備,跟另一半計劃一下如何教育孩子。爸爸媽媽們,加油呀﹗

勵志親子電影推介:《飛躍芭蕾》

古巴貧民窟男孩一躍為世界巨星,一個關於追尋根源的動人故事,一個將生命奉獻給藝術的成長傳記。

《飛躍芭蕾》改編自古巴傳奇芭蕾舞蹈家卡洛斯阿哥斯達(Carlos Acosta)的自傳《No Way Home》,由他與金牌編劇保羅拉維提(Paul Laverty)聯手改編劇本,再由柏林及康城獲獎導演伊希亞波拉因(Icíar Bollaín)執導,阿哥斯達本人更親自演出。電影講述阿哥斯達如何一跳成名,成為世界知名的舞壇巨星的心路歷程。

生於古巴夏灣拿鄰近的貧民窟,不受紀律、天生好動的尤利一直享受於大街小巷跳舞的樂趣。由於擔憂兒子的前途,父親將他送到古巴最頂級的國家舞蹈學校受訓學習芭蕾舞。背負家庭重擔、面對內心掙扎、情繫國家局勢的他最終憑其出色的天賦、不懈的努力以及優美的舞姿,一步又一步於國際舞台跳出真我,成為受人敬仰的舞台王者。

 《飛躍芭蕾》將於2019年8月1日於百老匯電影中心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