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前後,吃壞肚子的病人特別多。第一,春天氣溫逐漸回升,正是細菌滋長的季節。在冬天,溫度低,東西在室溫放久了吃下肚也沒事,到了春天情況就不同了。第二,畢竟新年期間飯局特別多,平時會忌口的人,多少都會吃多一點,結果也就是病從口入了。
不過,總有人會問,同枱吃飯,為何別人沒事,自己卻腹痛拉肚子。這個問題,有些醫生會告訴你,你剛好夾了不乾淨的一塊嘛。其實,可以再留意一下,每一次,一班人一起吃飯,吃了不「乾淨」嘔吐腹痛拉肚子的,通常總會是特定的幾個人。這該不會是因為他們總是倒霉吧。
從中醫的角度看,這就比較簡單了。因為每一個人的禀賦體質不一樣,所以,脾胃的運化功能也不一樣。脾胃功能健康旺盛的人,較少出現吃壞肚子的情況,最多是吃了辛辣炙煿之後便秘。相反,脾胃氣虛、陽虛的人,對於寒涼生冷,或油膩較難消化的東西就會較為敏感。這種情況,也許吃下去的會有一點「不乾淨」,但一定不是引起集體食物中毒的那種「不乾淨」可以相比了。
再有一種情況,人著涼了患感冒以後,就拉肚子的。有些西醫稱它作「腸胃型感冒」,或者為了讓人們容易理解,叫「感冒菌入腸」。但這個稱呼其實不準確,病毒所引致的腸胃炎,例如輪狀病毒、諾沃克病毒等,屬於病毒型腸胃炎,跟感冒不一樣。如果因為著涼了以後拉肚子,卻不一定是因為病毒感染導致的。中醫認為,這是因為外感寒邪,從表入裡,影響脾胃升降功能,造成泄瀉。
以上情況,如果情況不太嚴重,一般西醫處理方法不會替病人止瀉,只會建議適量補充水份和電解質。因為有些理論認為,強行止瀉會讓病毒或者細菌停留在腸道裡面。
在處理方法上,中醫是很不同的。中醫認為急性泄瀉如果不及時處理,容易進一步損傷脾胃功能,可能造成脾胃虛弱,甚至腎腸虛弱,形成慢性泄瀉。故此,中醫在治療這些急性泄瀉的原則,是分辨清楚致病邪氣,或散寒祛濕、或清利濕熱、或消食導滯,治療效果往往立竿見影。
談到慢性泄瀉,現在排毒的「健康」食品大行其道,很多人都會因為吃了某些「健康」食品,而有一天二三次以上的拉稀便。其實,在中醫的角度看,這樣並不健康。一天多次拉稀,容易損傷人的中氣,造成脾胃虛弱。脾胃是人體的「後天之本」,負責消化食物供給養分,又兼負身體水液代謝的責任。如果脾胃虛弱,人會容易感到疲累,抗病能力下降,又由於水液代謝功能減弱,容易造成水腫和肥胖。久而久之,脾胃虛弱波及腎陽,就會造成身體整體功能的下降。另外,腎陽虛引起的慢性泄瀉,以晨起便急泄瀉和大便帶有食物殘渣為主要症狀,如果經已出現這種情況,就要早點找個中醫看看了。
最後,還有一種人,情緒緊張就會腹痛拉肚子的。最常見就是那些去考試、去見工的年青人,總是一天要去多次洗手間的。這種,中醫叫「肝氣乘脾」引起的慢性泄瀉。治療方面很容易,只要針對肝氣鬱滯的特點,疏肝健脾,情況很快就會得到控制。這個情況,相當於西醫所說的「腸易激綜合症」。
泄瀉注意事項:
1. 減少油膩性食物,進食流質食物及避免過量飲食
2. 適量補充水份及電解質,米粥兼具補充水份、止瀉、保養胃氣的功能,是泄瀉期間首選調養食物
3. 暫停乳製品的進食
4. 多休息
5. 避風寒,注意腹部保暖
6. 注意放鬆情緒,避免過份工作壓力
食療
烏梅山楂飲
適合食滯所致的泄瀉、腹痛、胃脹等情況
烏梅三錢、山楂八錢、炒穀芽一兩、生甘草三錢、陳皮二錢
以上藥材加水四至五碗,煎至二至三碗入瓶代茶
健脾止瀉湯
適合脾胃虛弱甚或腎陽虛弱泄瀉情況
淮山一兩、白朮八錢、黨參一兩、茯苓五錢、丁香二錢、生薑三大片、陳皮二錢、白扁豆八錢
上藥為二至四人份量湯水,可加瘦肉或雞去皮
急性泄瀉 | 寒濕瀉 | 泄瀉清稀水樣,惡寒發熱 | 散寒化濕 |
濕熱瀉 | 腹痛,大便色黃褐,肛門灼熱 | 清利濕熱 | |
傷食瀉 | 大便臭穢如臭蛋味,飲食不思 | 消食導滯 | |
慢性泄瀉 | 脾胃虛弱 | 泄瀉反覆,腹脹,不耐油膩,神疲乏力 | 健脾益氣 |
腎陽虛 | 晨起腹痛泄瀉,大便夾有食物殘渣,畏寒 | 溫腎健脾 | |
肝氣乘脾 | 情緒緊張則作,瀉後腹痛減輕 | 疏肝健脾 |

註冊中醫師,香港大學中醫學學士,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理學碩士。曾受邀到各大媒體講解中醫知識,Star Internet Radio網上電台主持,對疾病發展史素有研究。
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用戶可用Apps 下載 《Mag Digest 名刊匯》瀏覽全本內容
或登入www.magazines88.com 瀏覽更多國際雜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