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抗病毒新科技大檢閱

現在出入境旅客都要量度體溫,但越來越多專家質疑措施的成效,因為受COVID-19感染的人可能多天後才出現發燒病症,即使有發燒,亦可服用退燒藥做成假象。

歐洲最近一項研究顯示,入境體溫檢測未能識辨四分之三確診人士。因此,全球科學界唯有加緊努力,研發不同的技術應對疫症。

研究哺乳類動物病毒

研究人員將某特定品種蝙蝠身上發現的55種病毒繪製成基因圖,期望分析出哺乳類動物的所有病毒。這項數以十億美元計劃已進行了10年,研究組織估計已分析出320,000種病毒,未來若再有動物病毒感染人類觸發大流行,醫學界亦可事先作好準備。

機械人殺毒

中國和丹麥多家公司已研發出消毒機械人,可在醫院和辦公室釋放高濃度紫外線,沿途殺死病毒。部分國家亦嘗試利用無人機向可能受感染地區噴灑消毒液。

虛擬實境如同真實

全球各地可見,即使各國實施「居家令」,民眾仍然渴望社交和聚會。虛擬實境(VR)的科技不斷提升,帶來更迫真感受,如同置身其境,未來可帶來較安全的社交活動。

咳嗽預警

人們咳嗽和打噴嚏可能有天將成為預測大流行的早期警號。馬薩諸塞大學研究人員研發出一台設備,連接擴音器,專門負責監測醫務所和醫院的等候室。軟件如果發現清喉嚨和喘息的聲音較多,理論上就可發出警號。該系統去年在一家診所的測試,預測疾病的頻率符合實驗室測試結果。

遠征火星第一步 SpaceX首次載人升空

私人企業史無前例 首次送人上太空

如果一切順利,兩名美國人Bob Behnken和Doug Hurley將在5月27日乘坐Tesla電動車前往佛羅里達州火箭發射基地,登上由Elon Musk旗下SpaceX建造的Falcon 9火箭。這將是史上首次由私人企業送人類上太空。

火箭發射可以有許多因素以致失敗告終,包括天氣和其他問題。美國太空總署對於由私人企業送人上太空感到興趣,因為SpaceX已證明自己相當可靠,成本又低,而且管理卓越。

過去十年,公司已發射超過100支火箭,大部分能安全回到地球,因此已在這個行業登上龍頭地位,市值迫近400億美元。

火星殖民為目標 計劃逐步真實

即使在大流行期間,SpaceX的8,000名員工仍然馬不停蹄工作,而且沒有特別嚴重和死亡病例。這次送人上太空,雖然是他事業上一大里程碑,但只是一塊跳板,因為他的公司有更遠大的目標。

Musk期望在火星建立殖民地,這是要讓人類夢想遠大,同時確保一旦殞石撞擊地球或瘟疫不受控,人類亦可有個避難所。

SpaceX的工程師正忙於建設一座巨型火箭Starship,正如公司網站所指,火箭將要帶人類到「月球、火星和更遠地方」。這個目標過去十年雖然惹人嘲笑,但到了現在,卻已給人很實際的感覺,因為這家火箭公司SpaceX屬於最為穩健和成功的風險公司。

重要時刻到來 人類遠征的第一步

SpaceX這次將人送上國際太空站後,將陸續向太空站運送物資,亦會發射軍用和商用衛星,以及數以千計自己擁有的衛星。公司亦正與美國太空總署合作,計劃送人上月球。另外會送湯告魯斯(Tom Cruise)上太空站拍攝電影。

這次火箭升空時,Musk將與SpaceX和美國太空總署團隊進行最後一次的工程檢討。如果天氣配合,各項設備均如預期運作暢順,那麼將有兩位人類可離開大流行肆虐的地球,朝向太空進發。

Musk表示:「可能會有10,000個會議,以及10,000次不同的測試。」如果一切順利,這就證明政府可與業界合作實現周詳的計劃。他說:「我不想被認為是自以為是,但假設這次成功,那麼將是人類的重要時刻。我認為每個人都值得慶祝。」

武漢肺炎持續升溫 去游泳安全嗎?

隨著疫情持續升溫,許多喜歡游泳的人最想了解:「這時候還能去游泳嗎?」

在水中傳播的病源包括細菌、病毒、黴菌、寄生蟲等,感染的風險主要來自於糞便、體液、唾液、被污染或消毒失敗的水質。

根據美國疾管署(CDC)最新網頁說明,如果泳池有做正確的消毒工作,應該可以清除或減低COVID-19病毒的活性。空氣傳播或接觸傳播是目前已知的武漢肺炎主要傳播途徑,所以避免密閉式空間、避免接觸感染的人仍是最重要的關鍵。

游泳池的氯可以殺死COVID-19嗎?

根據過去研究,泳池的平均氯含量,應該可以殺死大部分病毒,但是COVID-19是個跟過去冠狀病毒有點不同的病毒,很多研究仍在進行,我們可以透過過去較完整的文獻來尋找線索。

2019年有篇文獻回顧,主要整理近50~60年間泳池的幾次病毒感染重大事件。

腺病毒(Adenoviruses是游泳池最常暴發感染的病毒,其中人類腺病毒有不同類型,會造成多種臨床症狀,腺病毒3型、7型,會造成咽頭結膜熱;腺病毒8型,會造成流行結膜熱;腺病毒4型,會造成急性呼吸道疾病。腺病毒在環境中高度穩定,可以在水中長時間生存,透過接觸被污染的水或氣溶膠,也可能會在游泳池中傳播,不過大部分暴發事件的原因,都與游泳池中的氯含量過低有關。

腸病毒(Enterovirus大部分感染無症狀或病情輕微,但是極少數會有腦膜炎、心肌炎,大多數腸病毒感染後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眼睛不適或頭痛等症狀,大部分事件也與氯含量過低有關。

諾羅病毒(Noroviruses主要可以分為7型,它常是引起流行性腸胃炎的原因,傳播途徑主要是糞便傳染,透過被病毒污染的水,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部絞痛與腹瀉,感染原因可能和游泳消毒過程有關。曾有研究指出,在游泳池游泳不小心喝到水,比例最高的是小男孩,最低的是成年女性。

A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也曾在游泳池暴發感染的公衛事件,主要是糞便傳染,過去感染都發生在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或水管線被污染才造成,近20年已經很少有群聚的泳池A型肝炎感染。

從這篇研究的結果來看,冠狀病毒似乎不是過去泳池常見感染的致病源, 如果個人真的想游泳的話,建議找個人少一點或通風良好的泳池再下水吧!

孩童發展關鍵 十歲決定未來

十歲定律很普遍 人生方向早已定

每個在美國太空總署、Google和SpaceX工作的科學家,都是大概在10歲左右就愛上科學。事實上,已有許多文獻顯示,我們在9歲至11歲時喜歡做什麼事情,對大部分人來說,就應該向這方面發展。

這個「十歲定律」現象相當普遍,以致《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作者Bruce Grierson經常勸中年人士:「嘗試回憶你在十歲時的情況。如果你當時有寫日記,可以去發掘一下。如果你仍與當年的朋友有聯絡,大可問問他們。」

為何十歲這麼重要?

一般情況下,十歲在多方面會出現驚人轉變。任何足球員父母都可告訴你,一到這個階段,孩童便脫胎換骨。然而,外在的成長較易看到,但真正的重頭戲卻是大腦。

到了十歲,孩童可能突然成了家中的演說家,此外品味亦會出現。在這個年齡,所有光芒好像都開啟,照亮了前方的路。職業運動員大多是這個歲數選擇了運動生涯。

我們一生的興趣在這期間得以確立和加強,世界觀和政治觀亦在這個時候出現。康乃爾大學心理學家發現環保份子都是在11歲前因為接觸大自然而激發這份信念。

隨著孩童在摸索自己是誰,自然亦開始計劃將來的人生。設計師Debbie Millman回憶自己十歲時的童年,表示:「這就像預言了我一生。」

大腦變化最大 預示未來發展方向

十歲是孩童發展的關鍵一年。換句話說,十歲就像人生的原始碼。過去,多達85%受訪者表示在工作上找不到滿足,寧願薪酬減少,亦想找一份有意義的工作。事實上,最可靠的聲音,可能就在十歲那年出現,但我們必須細心聆聽。

當孩童踏入十歲,在智力上的發展可能是人生中最大的一個時期。不過,有得必有失,孩童天馬行空的思想可能就會消失,改為變得現實和理性。十歲正是一個轉捩點,換言之就是由發夢王,變為有條理的人。

至於如何將十歲那年的才華,能夠在將來大派用場,作家James Altucher表示,關鍵就在於如何使這些能力為人生帶來價值。因此,他建議人們聆聽十歲那年的聲音,然後將之與生活融合,無論結果如何,都處之泰然。

強迫症知多少

強迫症影響生活 患者圖靠行為紓緩
 
每1,000人中,便有約16人一生中總有某段時期會受強迫症(OCD)困擾。這種精神疾病嚴重的話,可帶來毀滅性後果,例如影響能力、人際關係和生活質素。不幸的是,許多個案並未引起注意和治療。
 
顧名思議,強迫症患者會充滿強迫性的焦慮思想,甚至擺脫不了這種思想。患者往往會以某些重複性(強迫性)行為來緩和這些焦慮。雖然單是不斷重複或近乎強迫的思想已符合這個病症的定義,但要確認為疾病,則必須是這些思想或行為已佔用了大量時間,而且令人情緒低落或影響生活。
 
強迫行為各異 認知行為療法標本
 
至於強迫性的症狀則因人而異。有的人會時常擔心沒有關掉微波爐,有的則總是焦慮四周環境不夠清潔,另有一些人總是有自殘思想。強迫症往往會出現一些不理性或過火的行為,患者就是想對付這類思想。例如有的人出門前會重複檢查微波爐三次,進進出出,直到真的要出門為止。
 
強迫性行為只能短暫紓緩這些思想或焦慮,只是治標不治本。相反,認知行為療法的目標則是處理根本思想。這種療法一步步跟進令患者無法擺脫的情境,包括了現實世界或想像,目的是讓患者適應這些重複思想,更親身體驗無須作出強迫性行為,這類思想也會很快消失。不過治療期間,患者可能會很辛苦,因此20%患者會中途退出。
 
成效各異需堅持 重建生活有希望
 
英國志願團體OCD Action發言人Olivia Bamber指出:「我們需要提供額外支援。患者聽到其他人接受治療後痊癒的故事,也會得到鼓勵。」
 
此外,藥物治療亦可改善問題,超過60%患者服藥後症狀得到改善。不過正如所有藥物,總會出現副作用,因此需要在療效和副作用之間取得平衡。雖然目前許多研究人員在測試二線療法,例如腦深層電刺激,但現時並無足夠證據顯示這對強迫症有效。
 
Bamber表示,若是認知行為療法沒有什麼效果,可尋求其他療法,許多患者都是同時接受多方治療,這是很普遍和正常。治療強迫症最終目的並非完全清除那些思想,而是要使生活不受影響,這個目標是有希望實現。

電影人物來自真人

小說或漫畫許多虛構人物,其實可能真有其人,作者只是根據真實人物為藍圖。以下是幾個著名故事虛構人物現實世界中的真人模型。
 
1.    James Bond(占士邦)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名英國間諜名叫Forest Yeo-Thomas前後三次從萬尺高空跳傘抵達當時被納粹德軍佔領的法國,但後來被納粹秘密警察捕獲,施以酷刑。後來,他成功逃脫,再次回到盟軍陣營。他的勇氣當時感動許多英國人,包括嶄露頭角的作家Ian Fleming。據說Fleming用了Yeo-Thomas的事蹟和冒險行為創作了舉世聞名的虛構人物James Bond。
 
現實中,Yeo-Thomas就像James Bond一樣,文質杉杉,卻身手敏捷和足智多謀,能夠從敵方陣地全身而退,例如躲藏在靈車內、跳下火車、扼死守衛等。電影《新鐵金剛智破皇家賭場》中James Bond受到的酷刑,據說正是納粹德軍曾用在Yeo-Thomas身上的。
 
2.    Severus Snape(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中魔法學校那個事事計算的校長Severus Snape是個嚴厲的人,令一眾學生充滿恐懼。現實中,這個人物亦是根據作者J.K.羅琳遇見過的人改編而成,這人就是她從前的化學老師John Nettleship。正如Snape,Nettleship也留有一頭黑色長髮,神情嚴肅。可以理解,現實中的Nettleship並不喜歡自己成為這個角色的藍本。他接受BBC訪問時表示:「我對此感到不幸。我太太說:『我很早便發現這個角色以你為樣本,只是不敢跟你說。』」
 
3.    Charles Montgomery Burns(Simpsons系列裡的全球首富)
John D. Rockefeller是昔日全球首富,而Simpsons系列中世上最有錢的人Montgomery Burns便是根據他創作而成。Rockefeller曾長期壟斷石油業,而Montgomery Burns在故事裡亦壟斷一切;Rockefeller瓦解了罷工潮,故事裡的Burns亦懲罰了詐病的員工如Homer Simpson。
 
4.    Mary Poppins(魔法保姆)
P. L. Travers創作的著名人物Mary Poppins在小說和電影裡是個嚴肅而又懂得魔法的人。現實中,這個人物是根據作者的姨媽Christina Saraset為樣本。Travers的第一本Mary Poppins出版於1934年,相當受歡迎,粉絲便包括Walt Disney的女兒,她們遊說父親買下小說的版權,但事隔14年後Travers才肯將版權賣給Disney。不過電影上映後,Travers不喜歡當中的煽情和過於甜蜜,因此拒絕再向Disney授出續集。

香港抗爭持續 政府遲來的補救

香港抗爭持續 政府遲來的補救
 
香港的抗爭仍然持續。因修訂《逃犯條例》觸發的示威,隨著政府對反對聲音充耳不聞及以嚴厲手段強推法案而引發示威者更多其他訴求,包括要求警方問責及捍衛香港的民主等。結果雖然特首林鄭月娥於9月4日正式宣佈撤回該修訂條例,對許多人而言已經「太少及太遲」。
 
過去14星期,百萬人多次上街遊行,少數示威者更訴諸暴力。警方則以催淚彈、橡膠子彈強硬對付,甚至警告將用上實彈。部分組織人士更呼籲台灣給予抗爭者政治庇護。
 
習近平不願出兵 冀以時間瓦解運動
 
北京政府至今採取審慎策略。官方媒體雖然不斷恫嚇,又展示軍隊實力,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則避免軍事介入,仍然留給林鄭月娥平息亂局,可是過去三個月她可說是完全失敗,近期更流出會議錄音,表示她若可以的話寧願辭職,又說需要服侍中央政府和香港市民兩個主人。
 
雖然成功迫使法案撤銷,但示威者眼下的形勢將更困難,因為這場運動並沒有核心領導者,而一批期望示威和平進行的人將與這些「勇武派」割席。情況正如法國的「黃背心運動」,由於組織欠完善,加上抗爭由具爭議的議題擴展至不可能實現的要求,以至難以獲得大眾支持。
 
因此,習近平可以等待,有信心人們將回去工作維生,而學生則回到課室學習。畢竟香港經濟已受到顯著打擊。
 
特朗普盼討好中國 習近平堅持強硬路線
 
此外,國際的支援亦很缺乏。歐洲的領袖最多只是就示威活動發表意見,而美國總統特朗普則期望維繫與習近平的關係,爭取中美能達成貿易協議。特朗普便曾對習近平及其面對的香港困局表達同情,更明確表示不打算站在示威者一邊。
 
正是這些原因,習近平才會認為時間能瓦解這場運動,正如五年前中國瓦解「雨傘運動」一樣。有人埋怨特朗普沒有支持示威者才令局勢無法平息,不過真正令局勢火上加油的人卻是習近平,因為他既不讓林鄭月娥辭職,又堅持絕不退讓的強硬策略。香港許多人均認為北京從根本上削弱香港政府的權力,很明顯習近平無意說服他們改變這種想法。

每天吃1至3瓣生大蒜 保護心血管

大蒜功效神奇妙用
 
過往研究顯示,若是常吃紅肉、蛋等含肉鹼與膽鹼的食物,體內易生成氧化三甲胺,導致心血管疾病,不過台大研究團隊研究發現,每天吃1至3瓣生大蒜可減少氧化三甲胺產生,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
 
大蒜中特殊的蒜素(allicin)不但能降低膽固醇的合成,也能降低血小板的黏度,防止血小板貼到血管壁上,造成動脈硬化,是保護心臟的好食物。此外,大蒜還含有類胡蘿蔔素成分,它能預防癌細胞的生成。美國愛荷華女性研究中心發現,經常吃大蒜的人得到腸癌的機率比一般人少了30%。
 
台大醫學院與食品科技研究所研究發現,葷食者體內產生氧化三甲胺的機率是素食者的10倍,長期累積高濃度的氧化三甲胺,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
 
研究人員也發現,大蒜素除了能殺菌,還能抑制腸道菌產生氧化三甲胺。建議60公斤體重的成人,每天吃5至10克大蒜,約1至3瓣,預防心血管疾病。
 
吃大蒜幾個重點
 
不過,大蒜素遇熱會失去活性,因此最好咬碎生吃,且要注意別空腹吃大蒜,以免對腸胃道太過刺激。生大蒜與熟大蒜作用不同,生大蒜辣素多,刺激性強,不但容易刺激胃酸分泌,也會加強發炎反應,因此胃發炎、喉嚨痛、痔瘡、眼睛紅、長青春痘等體質容易上火的人,不宜生吃大蒜,以免加重病情。
 
大蒜吃多了,尤其是生吃,口內殘留的嗆鼻氣味卻常令人困擾。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團隊,以科學方式找出對抗蒜味的解方。研究結果發現,咀嚼薄荷葉是所有方法中成效最顯著的一種。此外,吃蘋果與生菜也減少50%的異味濃度。至於以往被許多人認為具有除臭效果的綠茶,似乎對消除蒜味沒什麼明顯成效。

澳洲山火燒遍大地 再多錢也買不到平安

 

一家人擁在曾經風光明媚的沙灘,後面是他們被大火吞噬的房屋。小小的幼樹熊毛髮被燒焦,摟著樹熊媽媽永別。軍用直升機在上空盤旋,到處尋找生還者,爭分奪秒。
 
這些片段都是在澳洲發生的殘酷現實,這場自12月發生的大火奪去了二十多人性命,數以億計動物被燒死,2,500萬畝土地變成焦土。塔斯曼尼亞大學消防研究中心總監David Bowman指出:「我們正處於嚴峻的戰爭。」
 
這場災難成為全球焦點。眼見無數可愛的樹熊、袋鼠和沙袋鼠慘死,令人難過,而山火發生的地點更是澳洲富裕地區,提醒人們即使有錢,遇上天災也不可能免疫。
 
氣候暖化是元兇 天災嚴重性勢加劇
 
這場山火的出現,印證了人們對氣候暖化造成自然災害的憂慮。無論是環保團體,或是令人生畏的科學報告,還有其他極端氣候災難,例如加州山火等,都在提醒我們氣候暖化已迫在眉睫。至於各國領袖是否能作出相應政策,則有待驗證。
 
澳洲山火與氣候暖化的關係,根本不可能質疑。當地雖然也時有山火,但氣候暖化加劇危機。多年來乾旱越來越嚴重,導致植物死亡,變成易燃的導火線,而酷熱的天氣就像焗爐,令火勢一發不可收拾。
 
去年,澳洲的溫度和乾旱程度破了紀錄,部分地區在12月的夏季錄得49度高溫。澳洲政府於2019年發佈的一份報告,便指出氣候暖化已經「導致近幾十年更易發生林區山火」。
 
政客看重經濟優先 民眾不滿情緒升溫
 
然而,澳洲現任政府高層很大程度否認問題根源,與美國、俄羅斯和巴西如出一轍。澳洲的礦業是該國經濟重要支柱,因此澳洲也是少數國家堅決反對大幅削減碳排放。
 
不過澳洲總理Scott Morrison不像特朗普完全否定科學數據,而是表示澳洲佔全球碳排放很小比例,減不減排作用不大。
 
Morrison的取態到底能堅持多久,目前尚不清楚。據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去年一項調查顯示,澳洲61%人認為政府應馬上採取行動,「即使要付出沉重代價」。這個比例較2012年上升了25個百分點。
 
研究所的Daniel Flitton指出:「人們將會起來反對Scott Morrison。環保議題若處理失當,往後將成為澳洲總理垮台的致命傷。」

環遊世界5個貼士

不潔果子
 
法國布列塔尼(Brittany)的高樹籬沒有人打理,每到夏季尾聲就會結滿累累果車──藍莓。這是當地人唯一不會收割的果實。遊客可隨意採摘,飽嘗口福。如果遇見某位布列塔尼婦女皺眉,那麼她不悅的並非你偷摘人家的藍莓,而是由於你吃的是「不潔果子」,因為當地人信奉基督教,耶穌基督曾戴上荊棘冠,因此虔誠的布列塔尼人連觸摸帶刺的灌木都不願意。
 
在俄羅斯火車上喝茶
 
由於俄羅斯的水質惡劣,必須煮沸才可飲用,以致當地人盛行喝茶。假如你乘搭俄羅斯火車,在某個中途站停車,隨時會看到車上乘客連群結隊下車,像災民一樣蜂擁過去。如果您你莫明奇妙跟上去,就會發現他們其實是在排隊輪候煮沸過的食水。俄羅斯每個稍具規模的車站都設有這樣一個食水站。乘客以不同器皿盛了這些食水,便回到車上泡茶。這樣才能在全球最欠缺規劃的俄羅斯鐵路網上打發時間。
 
明碼實價和不收小費
 
遊客購物,價格很多時都是「海鮮價」,意即存在大量水分,可任意調高。在意大利的拿坡里尤其如此,過去甚至連銀行和郵政局的收費都在佔遊客便宜,遊客若據理力爭,隨時可削價一半。不過後來這種文化有所收斂,到現在已經全是明碼實價,此外當地人亦再沒有收小費,這些都是遊客公認的轉變。
 
鐵路渡輪投運服務
 
若要橫過英倫海峽,很快可有鐵路渡輪的選擇,三艘鐵路渡輪很快會投入服務。第一艘Twickenham Ferry則已經投運,可載12輛臥鋪列車,還有一個停車場可容納25輛自動駕駛汽車。這條服務線目標就是遊客夜半從倫敦出發,第二天已可在巴黎享用早餐。
 
單車天堂
 
荷蘭位於莱茵河三角洲,所以沒有山,人們往來大多無須很遠路程,因此最適合的交通工具自然是單車。每6個美國人就有一輛汽車,相反每3個荷蘭人就有一輛單車。荷蘭的鐵路網亦較美國密三倍,單車接駁鐵路方便快捷,當地順理因章成為單車天堂。遊客在當地可踏著單車,隨時下車吃喝休息,享受當地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