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抗病毒新科技大檢閱

摘自 FORTUNE

現在出入境旅客都要量度體溫,但越來越多專家質疑措施的成效,因為受COVID-19感染的人可能多天後才出現發燒病症,即使有發燒,亦可服用退燒藥做成假象。

歐洲最近一項研究顯示,入境體溫檢測未能識辨四分之三確診人士。因此,全球科學界唯有加緊努力,研發不同的技術應對疫症。

研究哺乳類動物病毒

研究人員將某特定品種蝙蝠身上發現的55種病毒繪製成基因圖,期望分析出哺乳類動物的所有病毒。這項數以十億美元計劃已進行了10年,研究組織估計已分析出320,000種病毒,未來若再有動物病毒感染人類觸發大流行,醫學界亦可事先作好準備。

機械人殺毒

中國和丹麥多家公司已研發出消毒機械人,可在醫院和辦公室釋放高濃度紫外線,沿途殺死病毒。部分國家亦嘗試利用無人機向可能受感染地區噴灑消毒液。

虛擬實境如同真實

全球各地可見,即使各國實施「居家令」,民眾仍然渴望社交和聚會。虛擬實境(VR)的科技不斷提升,帶來更迫真感受,如同置身其境,未來可帶來較安全的社交活動。

咳嗽預警

人們咳嗽和打噴嚏可能有天將成為預測大流行的早期警號。馬薩諸塞大學研究人員研發出一台設備,連接擴音器,專門負責監測醫務所和醫院的等候室。軟件如果發現清喉嚨和喘息的聲音較多,理論上就可發出警號。該系統去年在一家診所的測試,預測疾病的頻率符合實驗室測試結果。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