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誰是贏家 全球重心向東移
美國與蘇聯的冷戰中,最後是誰勝出呢?可能是中國。
據Bloomberg Economics預測,中國到2035年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和最有勢力的國家。
中國的崛起象徵了未來幾十年的一個大趨勢。Bloomberg Economics預測2050年39個經濟體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結果顯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到21世紀初的穩定時期將要結束。
全球的經濟中心正從西方轉向東方,即從發達經濟體轉到新興市場,從自由市場轉到社會主義,從自由民主社會轉到獨裁和民粹主義。現在這個趨勢才剛開始。
亞洲躋身世界中心 新興市場高速發展
亞洲正回到全球經濟的中心。到2050年,亞洲人口將佔全球50%,到時的經濟產出亦將超過全球一半。北美和歐洲則會式微。
在中國和印度帶領下,新興市場對全球經濟的比例將會越來越大。到2042年,甚至將取代發達經濟體,成為全球經濟最大貢獻來源。到2050年更將迫近全球總量的60%。
印度預計到2033年將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中國則將在2035年取代美國成為一哥。到2050年,連印尼也將躋身最大經濟體的行列。
大國競爭風險增 寄望最佳劇本
然而,如果認為這種經濟和實力的轉移會一帆風順,那實在是太不切實際。哈佛大學政治學家Graham Allison提出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的理論,指出歷史上新崛起的強國與現有強國之間勢必一戰。這理論雖然具說服力,但未必一定就要認為強國之間必然會有衝突。
目前看來,中美兩國關係的確已相當緊張。本來的貿易戰,已演變為科技戰,再到人權和領土的爭拗。
然而並非只有中美關係這個不穩定因素。中國由於受人口老化和發展放緩影響,到2040年GDP增長將減慢至3%。印度人口相對年輕,經濟應能保持高增長。中印兩國今年已在邊境出現血腥衝突,隨著印度威脅中國的亞洲一哥地位,兩國的緊張關係只會有增無減。
當然最佳劇本仍有機會出現,就是歐美繼續奉行自由市場主義,推動國內發展,而中國社會則更加開,重回1990年代和2000年代空前成功的改革路線,這不僅可為國內市場注入動力,還有望改善國際關係。這將是雙贏局面。
冷戰的結束,只是另一頁歷史的開始。對於商家、投資者和政治領袖,歷史並未完結,只是新開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