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持續升溫 去游泳安全嗎?

摘自 康健

隨著疫情持續升溫,許多喜歡游泳的人最想了解:「這時候還能去游泳嗎?」

在水中傳播的病源包括細菌、病毒、黴菌、寄生蟲等,感染的風險主要來自於糞便、體液、唾液、被污染或消毒失敗的水質。

根據美國疾管署(CDC)最新網頁說明,如果泳池有做正確的消毒工作,應該可以清除或減低COVID-19病毒的活性。空氣傳播或接觸傳播是目前已知的武漢肺炎主要傳播途徑,所以避免密閉式空間、避免接觸感染的人仍是最重要的關鍵。

游泳池的氯可以殺死COVID-19嗎?

根據過去研究,泳池的平均氯含量,應該可以殺死大部分病毒,但是COVID-19是個跟過去冠狀病毒有點不同的病毒,很多研究仍在進行,我們可以透過過去較完整的文獻來尋找線索。

2019年有篇文獻回顧,主要整理近50~60年間泳池的幾次病毒感染重大事件。

腺病毒(Adenoviruses是游泳池最常暴發感染的病毒,其中人類腺病毒有不同類型,會造成多種臨床症狀,腺病毒3型、7型,會造成咽頭結膜熱;腺病毒8型,會造成流行結膜熱;腺病毒4型,會造成急性呼吸道疾病。腺病毒在環境中高度穩定,可以在水中長時間生存,透過接觸被污染的水或氣溶膠,也可能會在游泳池中傳播,不過大部分暴發事件的原因,都與游泳池中的氯含量過低有關。

腸病毒(Enterovirus大部分感染無症狀或病情輕微,但是極少數會有腦膜炎、心肌炎,大多數腸病毒感染後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眼睛不適或頭痛等症狀,大部分事件也與氯含量過低有關。

諾羅病毒(Noroviruses主要可以分為7型,它常是引起流行性腸胃炎的原因,傳播途徑主要是糞便傳染,透過被病毒污染的水,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部絞痛與腹瀉,感染原因可能和游泳消毒過程有關。曾有研究指出,在游泳池游泳不小心喝到水,比例最高的是小男孩,最低的是成年女性。

A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也曾在游泳池暴發感染的公衛事件,主要是糞便傳染,過去感染都發生在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或水管線被污染才造成,近20年已經很少有群聚的泳池A型肝炎感染。

從這篇研究的結果來看,冠狀病毒似乎不是過去泳池常見感染的致病源, 如果個人真的想游泳的話,建議找個人少一點或通風良好的泳池再下水吧!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